【心理百科】 拒绝“精神内耗”

发布时间:2023-09-22

部分同学课堂上面临老师的提问时,心里会经历巨大的拉扯——一个小人要举手回答问题;另一个小人却因为害怕答错,拒绝回答问题。

或者,你在准备做一件事之前,虽然已经准备的比较充分,但依然会因这件事未知的困难,而感到痛苦、焦虑、害怕、烦躁、压力,在这些情绪压力下,你纠结于是否真的要做这件事,也因此踌躇不前,不断犹豫。其实这些都是精神内耗的表现。

【定义】

精神内耗,又叫心理内耗,它是指人在自我控制中需要消耗心理资源,当资源不足时,人就处于一种所谓内耗的状态,内耗的长期存在就会让人感到疲惫。这种疲惫并非身体劳累导致,而是一种心理上的主观感受,是个体在心理方面损耗导致的一种状态。

【精神内耗的危害】

精神内耗就像一个挥之不去的梦魇,如果放任不管,极有可能被内耗产生的“垃圾物”反噬。

1.扰乱正常的生活节奏。精神内耗的人,会调动全部精力去思考一件生活琐事,等到想得差不多了,自身的精力也消耗殆尽,于是该投入精力去做的工作和正事自然很难处理好。

2.导致焦虑、抑郁等心理疾病。因为精神内耗通常会幻想到各种不好的结局,而这些结局是自己不能掌控或承受的,进而导致内心的焦虑、急躁,甚至崩溃。

3.心理问题转为生理问题。不良的情绪积聚到一定程度,会导致身体出现状况。比如有些人伤心后失眠、呕吐,长期的焦虑、抑郁情绪必然导致生活质量变差,进而影响到身体健康。中医也有情志病的说法,如思虑过度可引起脏腑的损伤。

【如何停止精神内耗】

1.自我察觉

重新考察自己当下的生活,比如自己的思维,现在生活处于哪个阶段?是过去、现在还是将来。自己的感受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。只有当我们了解自己当下的情况时,才能更好地做出选择。

2.提升行动力

内耗的过程中,我们不仅会面临思维困扰,还会面临感受困扰,而感受直接决定着我们的行动能力。所以如果缺乏行动的意愿,或者沉浸于感受世界无法摆脱,就会很难采取有益行动。想,永远都是问题。做,才会有解决的答案。

3.做自己可以掌控的事情,形成正反馈

有没有发现,导致你内耗的事基本都有一个共同特征——不可控。比如和所有人都相处好、参加的比赛都能取得满意的结果,这些事都不是你能单方面控制的。如果你觉得自己可控的事情太少,那就从日常最简单的事情做起。比如整理书架、把座位打扫干净,这些小事操作都比较简单,可以得到即时的反馈,逐步给自己打造一个正反馈循环圈,做完会有小小的成就感。

4.适当用直线思维思考,绕开内耗的环节

如果你是一个敏感的人,遇到别人说的模棱两可的话,会不断地揣摩对方说这句话的用意,于是开始无边无际的内耗,但如果你当面让他把话解释清楚,解开自己心中的疑虑,或许别人只是表达不清晰罢了,根本不值得你去胡思乱想。这就是直线思维,有什么不懂的当面沟通清楚,从一开始消除误会,是看似愚笨实则明智的做法。


文章来源百度百科、人民日报微博

上一条:【心理百科】为什么我们有“悲秋情结”?
下一条:【心理百科】生活中的"破窗效应"

Baidu
sogou